秋分節(jié)氣的含義是平分秋季的意思,這天晝夜等長,此后白天漸短,夜晚漸長。分是平分、半的意思,指晝夜平分外,還指平分了秋季。這時晝夜溫差加大,氣溫逐日下降。
秋分是秋季的第四個節(jié)氣,斗指已,太陽黃經(jīng)為180度,公歷9月22-24日交節(jié)。秋分曾是傳統(tǒng)的“祭月節(jié)”,中秋節(jié)是由“秋夕祭月”演變而來的,秋分有吃秋菜、粘雀子嘴、放風箏、送秋牛、祭月、豎蛋等傳統(tǒng)習俗。
秋分的風俗有祭月、吃秋菜、粘雀子嘴、放風箏、送秋牛、做面雀、吃面雀、拜神、投壺、食新、豎雞蛋等。
1、祭月
秋分曾是傳統(tǒng)的“祭月節(jié)”。現(xiàn)在的中秋節(jié)則是由“祭月節(jié)”而來。據(jù)考證,最初“祭月節(jié)”是定在“秋分”這一天,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(nóng)歷里的日子每年不同,不一定都有圓月。所以,后來就將“祭月節(jié)”由“秋分”調(diào)至中秋。
2、吃秋菜
在嶺南地區(qū),客家人有吃秋菜的習俗。秋菜是一種野莧菜,鄉(xiāng)人稱之為秋碧蒿。秋分那天,大家都去采摘秋菜。制作方法和春湯一樣,和魚片一起制成秋湯,春分的順口溜也就變成了“秋湯灌臟,洗滌肝腸。闔家老少,平安健康。
3、粘雀子嘴
秋分這一天,客家農(nóng)民都放假,吃湯圓,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,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,名日粘雀子嘴,免得雀子破壞莊稼。
4、放風箏
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,尤其是秋分當天,甚至大人們也參與。市場上有賣風箏的,多比較小,適宜于小孩子們玩耍,而大多數(shù)還是自己糊的,較大,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。
5、送秋牛
秋分時節(jié)有送秋牛圖的習俗,送秋牛其實就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(nóng)歷節(jié)氣,還要印上農(nóng)夫耕田圖樣,名曰“秋牛圖”。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,主要說些秋耕吉祥,不違農(nóng)時的話,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。
6、做面雀、吃面雀
“面雀”是將糯米粉揉成面團,然后用模具刻制而成的一種糯米點心。“在古時候,秋分時節(jié)的到來,意味著稻谷快要成熟,馬上就要到秋季大豐收的時候了,秋收、秋耕、秋種的‘三秋’大忙顯得格外緊張。這個時候,會有許多小鳥去稻田里偷食稻谷,破壞莊稼。人們就用糯米粉做成團子,用竹簽串成一串扔到田里去,小鳥吃了面雀嘴巴就會被黏住,這樣就不能去禍害莊稼了。
7、拜神
在中國民間很多小城市里面,還保留著秋分拜神的習俗。傳說秋分節(jié)氣有一個叫“陳圣王”的守護神,人們認為在秋分這天祭拜他,可以保護大家平安,五谷豐收。
8、投壺
投壺是古代秋分節(jié)氣期間賓主宴飲時盛行的游戲。投壺的方法是:設一壺。使賓主依次向壺內(nèi)投矢。勝者倒酒給敗者喝。和射箭不同的是,投壺用手擲。投擲的是標而不是箭,命中的是壺而不是靶。而投壺技巧嫻熟的人,往往心手相應。
9、秋分食新
秋收時,農(nóng)家割新稻,一般稱之為開稻門,凡是初次所做的新米飯,都要先祭獻過祖宗和土地之神,然后招集家人,共同食用,稱之為食新或者獻新??季康娜?,還會選擇吉日,焚香設酒以祭獻。
10、豎雞蛋
“秋分到,蛋兒俏”。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這一天,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不少人在做“立蛋”試驗。